作为“扬州八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郑板桥乃诗、书、画、印四剑合璧的集大成者,盛名负重。徐悲鸿先生赞誉:“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
“意在笔先”这四个字常常见诸于中国书法史和绘画史之中。
艺术并不能解决人类的困惑,甚至会把我们推向更深的困惑。但是艺术至少能够解决艺术家的饭碗问题。
在文同的家乡浙江近期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古今墨竹名家作品展。如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和“千载清风·近现代名家墨竹展”。
画面上呈现出三竹竞生的场景:只见壮竹苍绿遒劲,顶天立地;细竹挺拔,飘逸疏秀;嫩竹前后穿插两竹间,左顾右盼,婴童顽皮之情,跃然纸上。墨竹之意无不浸润儒家思想和风骨,三竹和谐成趣。
八大山人很是个性,人生经历极富戏剧性。
清代是文人画的鼎盛期,郑板桥虽然前半生过得非常顺,中过进士,做过知县,但“不幸”做了个清廉爱民的父母官,开仓赈贷、捐廉代输,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在官场得罪了人而被去官,...
从宋元开始,“清供图”就是岁末年初画家们应景的题材,近代的创作尤为鼎盛。山东省博物馆近日推出“折来一枝春插瓶——清供图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