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
来源:中国美术报 相信大多数读者对书法家颜真卿和他的《祭侄文稿》并不陌生。但你可知道,这件名作在二百余字的内容中,记述了怎样的历史故事?
今年年初,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的特别展览,展出了包括《祭侄文稿》在内的177件作品。《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同时也是颜真卿传世的唯一一件可靠...
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人”,北宋《宣和画谱》曾收录他的百余件作品。但传至今日,可信的只有《五马图》和《临韦偃牧放图》两件。而《临韦偃牧放图》是李公麟临唐人所画,只有《五马图》是存世...
作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已经被专家学者研究论述得很透彻了;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也从各种各样的出版物上清晰地欣赏了全文的一笔一划。
《祭侄文稿》被认为是“天下第二行书”的书法,因这次日本之行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但在这件书法之外,颜真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此次东博是以颜真卿为核心,将自文字创始直至王羲之以还晋唐宋元明清书以人传的历代书法连缀成史,貌似突显颜真卿,实具梳理整个书法史的雄心。除稀世墨迹,更以大量名碑佳拓接续,清晰呈现中国...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草稿,上面有大量涂抹之处,却历来被誉为“行书第二”,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