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基础上创新”已成为人们不假思索的口头禅时,如何创新并反映时代的生活成为一个严肃的命题。一切有志于书法发展的创作者、研究者都会为之付出艰苦的劳动,这种劳动的品质是深沉而谦逊的...
当代“书法热”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慢规律、闲心态,造成对于技巧把握的急切,更多的是精神生命意义销蚀在目的明确的操作中,审美价值趋于实用,使快节奏、忙心态难以回归旧日书艺带...
林平自幼酷爱书法,自喻书痴,学书取法髙远,遍临法帖,真、草、隶、箓均有涉猎,逐渐形成了温雅稳健的书法风格,近年来又醉心于小楷创作,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书法创作面貌。
书法作为一门富有特色的艺术语言,它的本体相对有着一定的稳定性、载体性和传承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如本体语言中笔法的从单一到多元、字法的从复杂到简约、章法的从简单到丰富、墨法的从单纯到...
当前书法创作在笔墨技巧等形式美的继承与创新上,已表现出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广阔的宽度,但形式追求甚则甚矣,却从另一面反映出当代书法家对文字学的漠视,以及对汉字渊源的认知缺失。
灵动与气势、淋漓与雄浑,创作中兼而有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赵雁君凭借其扎实的法度功底和气势夺人的创新勇气,不断提升书法艺术跌宕回旋、元气淋漓的生命活力。这也是他这些年来不安守望、不...
在崇尚本能和直觉的今天,书家应该注重保持纯朴和直率的超然心态,避免娱己悦人成为创作的基本态度,具有自然形态的墨迹无疑可以满足回归自然又力求创新的心理需求。
不管哪种书体,创作时必须投注书写者的感情。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激情催化下的产物,与别的艺术门类相比,书法作品相对比较抽象,一般来说,书写者的感情很难被解读,不过,成功的书作都能细微地展...
近40年,是以书法展览为主要展示交流方式的书法创作时期。传统书法走出文人小书斋,进入社会大展厅;走出文人小群体,进入社会公众生活;超越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核心的文人创作理念,呈现更多元的艺...
看似繁荣而大众的书法审美并未跟上,如何让书法艺术从戏耍表演走向专业,如何让书法艺术远离低俗,如何提高大众的书法审美能力,依然任重道远。
当然,要开辟广阔的用武之地,书法家自身也要有所作为。一要放得下架子。二要俯得下身子,到人民大众当中去,让人们了解你,接受你。三要理性看待“票子”。四要瞄得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路子。
白老能书写大字,世人知之甚少。当年现代化社会的上海,房屋寸金寸地,很少有高楼大厅与之悬挂大件作品,故他的作品总以小幅为主。
总体审视当代中国书法总体风格特征,审美和审丑两极价值取向的并存现象较为突出,当代书法的两极境遇反映了时代特征、社会心理的复杂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