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003 |
---|---|
所 在 地 | 北京 |
院校特性 | 教育部直属 |
院校隶属 | 教育部 |
学历层次 | 本科 |
办学类型 | 大学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
网站地址 | http://www.tsinghua.edu.cn |
咨询电话 | 010-62770334 |
院校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海报
2018大同雕塑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与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于2018年11月24日在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为第四届,题目为"不同",展出作品200余件。作品均为参展艺术家2015年之后创作的最新作品,本次展览分为五个大的板块来研究近年来雕塑界所出现的新的创作现象。
本次双年展五大板块分别为:器物篇、具象篇、材料篇、科技篇、公共艺术篇。清华美院雕塑系助理教授马文甲作为"具象篇"的策展人参与了展览的策划。
展览研讨会现场
双年展论坛马文甲主题发言
展览新闻发布会
清华美院师生在现场合影
马文甲为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高洪与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本次展览总策展人之一吕品昌讲解展览作品
清华美院雕塑系李象群教授、魏小明教授、李鹤副教授、展招举同学的作品应邀本次双年展"具象篇"。同时,董书兵教授的两件公共艺术作品《无界》、《大地之子》参加了公共艺术篇的展览。许正龙教授的作品应邀参加"器物篇"的展览。另有,王寅、张升化、于洋三位雕塑系博士的作品入选"科技篇"的作品展览。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新锐现象得到业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正龙教授作品
魏小明教授作品
李象群教授作品《道》
李鹤 作品《张之洞》
董书兵教授作品《无界》
展招举 作品
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所说,本次展览代表着雕塑界"代际"的转换。70、80年代的艺术家成为雕塑创作最为活跃的主力军。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为96年出生。雕塑语言的多样化,思维状态的多样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雕塑的无限可能,青年的出场和路径的明确,诠释了今天中国当代雕塑究竟是如何"不同",置身展览现场,面对具体作品,我们对"不同"的感受更加具体:由于问题背景不同;历史资源不同;面临课题不同;呈现方式和创作路径的不同……这些种种的"不同"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拼图,它描绘出了中国雕塑丰富的现实图景,同时也预示了中国雕塑的未来方向和各种可能性,这也是此次双年展的学术意义所在。
《具象篇》展览前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助理教授马文甲接受媒体采访
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图、文:雕塑系)
文章标题:清华美院雕塑系助理教授马文甲参与策展2018大同雕塑双年展 清华美院雕塑系10位师生作品参加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6/news-1889.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