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
1.灵感来源。作者看到关于微生物的纪录片后,开始对微生物形态相关题材感兴趣,之后研究分析相关艺术家类似作品,寻找灵感,拟定创作方向后,根据主题定向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在收集分享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决定使用灯工工艺来表现作品。
2.草图绘制。刚开始画草图时,草图里细菌和微生物画的特别具象,造型生硬。后来通过不断观察生活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真菌,发现蘑菇形态多样,具有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所以作品最终以蘑菇进行演变确定了草图。
3.设计展示形式,确定展品尺寸。查找资料,研究学习艺术家作品的展示方式,与指导教师讨论作品的呈现形式,最终决定以展台展示的方式呈现。
4.深入拓展推进草图。在指导教师的建议下挑选个人风格突出,形式感较强,画面效果较好的草图进行深入推进。主要包括:根据展示效果确定作品尺寸,丰富画面内容,增加草图数量使作品组成系列,调整作品颜色,形态变化。
5.制作效果图。草图细化后,将图案融入场景,模拟展示,预览作品最终效果。模拟有利于把握作品整体,出现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
6.材料试验。一开始实验的材料为PVC软管,因为PVC软管的透明度高,而且柔软,但是编织出来的形态不够生动。于是换了一种材料为水晶树脂泥,水晶树脂泥的优点是柔软,并且带有一定的通透性,但实验出来质感平淡,并且干的速度慢。
7.实物制作。作者联系了山东的玻璃工作室开始进行制作。刚开始制作顺利,但是当加入色彩元素之后,遇到了技术困难。开始没有加入色彩元素时,制作简单些,后面作品加入了蓝白色颗粒状颜色,制作难度增加,刚开始为了增加颜色丰富性,加入了蓝色,浅蓝色,浅紫色颗粒,但是后面发现制作出来的效果不佳,整个作品灰蒙蒙的,于是和制作老师商量,将颜色减少些,重新制作作品。只加入蓝色和白色颗粒 出来的效果通透,纯净度高。
8.布置展示效果。共有五件作品,用品子方式摆列在展台上,打上聚光灯,增强作品效果。
作品名称:《vivify》
作品类别:工艺美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