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九大美院
访问量:1677w+
国标代码10003
所 在 地北京
院校特性教育部直属
院校隶属教育部
学历层次本科
办学类型大学
院校类型艺术
开设专业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网站地址http://www.tsinghua.edu.cn
咨询电话010-62770334
院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其他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媒体美院】 人民日报报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文化扶贫”案例

2021-03-18 15:05 4786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1年1月31日,《人民日报》(第5版)以 “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发挥优势,开展特色扶贫项目”为主题,深度聚焦教育扶贫攻坚克难,报道如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其中包括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文化扶贫”案例的报道。

清华美院彝族服饰课题组调研

清华美院《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图案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核心阅读

深入乡村学校,让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提升医疗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开展文化扶贫,把“指尖工艺”变成“指尖经济”……决战脱贫攻坚,各高校创新帮扶形式,把人才、资源优势等与贫困地区短板结合起来,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镜头】

“以前从没想过,我们做的挑花产品能进入大城市!”湖南隆回县白水洞村村民奉娟花介绍,一个挑花袋增收30元,一根相机带增收50元。“一年能多收入上万元!”奉娟花笑得特别甜。自2012年定点帮扶隆回县以来,湖南大学组建“花瑶花”文创设计团队,邀请100余位设计师与当地工匠联合创新,开发特色文创产品200余款。

清华美院《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图案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扶贫不仅要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还要唤醒保护意识,做好文化传承。”白水洞村驻村第一书记、湖南大学定点扶贫办副主任康添慧说。

运用传统擀毡技艺制作披肩、电脑包,将彝族银饰和典型图案设计到礼服中……2020年9月,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非遗扶贫案例吸引了参观者。“我们与四川昭觉县的非遗传承人合作,不但能更好地传承文化,还能帮助困难群众就业脱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迎军说。

北京国际设计周“民生之维——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主题展现场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图案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近年来,很多高校发挥特色学科专业优势,挖掘贫困县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激发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走进云南剑川县土陶从业者董志明的工作室,造型优美的茶具等琳琅满目。“以前,我们的思维停留在做花盆等日常器皿上。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指导我们设计研发,我做的土陶甲马、烧烤盘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获了银奖!”董志明说。

“文化扶贫可以培养人才,帮助当地群众提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意识,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这是立足长远的事。”中央美院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强勇说。

义诺、圣扎、所地三大方言区的彝族服饰风格

凉山州昭觉县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温博绘制)

彝族服饰创新设计作品的部分初稿方案

(设计师于天、薛迪、赵玉琦、贺萌萌设计绘制)

【感言】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对当地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保护一项非遗,创新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是需要广大师生长期探索的课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彝族服饰课题组成员 温博

·清华美院“文化扶贫”成果服装秀·

秀场展示

课题汇报秀上展示的彝族传统服饰

课题组发布的创新设计作品

资料来源/摘编自《人民日报》( 2021年1月31日 第5版)

图片提供:李迎军 染织服装艺术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