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003 |
---|---|
所 在 地 | 北京 |
院校特性 | 教育部直属 |
院校隶属 | 教育部 |
学历层次 | 本科 |
办学类型 | 大学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
网站地址 | http://www.tsinghua.edu.cn |
咨询电话 | 010-62770334 |
院校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海报
波兰艺术家亚采克·斯洛卡(Jacek Sroka)凭借色彩对比鲜明、人物形象怪诞而极富表现力的版画作品闻名,是当代波兰版画艺术界一位重要的大师。最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荣幸地邀请到斯洛卡到美院讲学,他的铜版画作品正在于美院大楼B517空间展出,欢迎各位朋友前来参观!
B517展览现场
清华美院绘画系版画专业教师闫辉
2018年10月24日下午15:40,展览正式开幕。版画系闫辉老师首先介绍了斯洛卡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在版画领域做出的深刻探索,指出了斯洛卡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世界人生的深邃洞察。
斯洛卡致辞
随后,斯洛卡本人也发表了致辞,他特别指出,此行来中国,他非常开心能直接在美术学院里面办展览,并与中国学生直接交流。在他看来,东方和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式便是绘画,现场展出了一些他在江苏南通时创作的作品,也申明着他支持东西融汇的立场。
展览现场
在展览现场,共有43幅作品参展,包括4幅他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早期黑白版画作品,还有不少尺幅巨大的作品,对于铜版画来说,这制作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些巨大的铜版画不仅使斯洛卡在全球都变得更加出名,也呼应着他的另一个身份——油画家。他创作的油画有很多巨大尺幅的,虽然版画的媒介语言不一样,但当同样构架于巨大画幅之上时,二者形成的视觉印象是类似的。
展览现场
现场观看斯洛卡的艺术,观众得以更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色彩调配和腐蚀技巧的高超运用,在不同的作品中,图像肌理各不相同,这些肌理构筑了版画的立体性,千变万化的表面也就丰富了版画形式的意涵。
斯洛卡先生为美院的学生讲解
斯洛卡于1957年生于克拉科夫,毕业于克拉科夫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在上一期对他的介绍文章《审视焦虑丨波兰画家亚采克·斯洛卡Jacek Sroka》中,我们探寻了斯洛卡的版画作品和油画作品的区别和相关性,讨论了斯洛卡是如何在作品中回应政治和现实的。斯洛卡的兴趣始终都在于描绘社会中的人,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将人物的思想抽离出面孔——在很多时候,斯洛卡画笔下的人物都是脸庞狰狞、身材扭曲的。这种"丑陋"的观感并非源于人物五官本身的不协调,而是说斯洛卡故意拆解了人体本身的规则,使人变得类似"非人"。往往这些丑陋的人物也并不指向某个特定的形象,而是汇集了好多种丑态。
此次展览将集中展出斯洛卡的铜板画作品,这位大师对色彩的拣选和使用,对铜板画制作中偶发的印痕的驾驭,构成了其作品艺术魅力的不同方面。
《抽烟的女人》
《在...样的脚的情况下》,2003年
在铜板画的创作中,介质的存在会形成对用色的限制,艺术家不宜使用过于丰富或杂乱的颜色,因为那样不仅难于把控,而且可能会降低作品的品质。这一点,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局限,对大师来说反而是一种"断舍离",这足以让他们抛弃模仿客观、形状准确、色彩过渡等"老套"的问题,放心大胆地调用心中之色。物象的本来颜色被高度简化,甚至反转,创作中只需考虑色彩的搭配和形式的美感,从某种程度上说,斯洛卡在自己的作品中确立了新的色彩秩序。
斯洛卡的铜版画热衷使用饱和度很高的颜色,为了凸显人物,斯洛卡通常只用单色平涂做底。前景色和背景色均采用饱和度很高的颜色,挤出了人物和背景之间可能存在空间分隔,并几乎完全消除了立体性,并形成了沉着、平和、有装饰性的视觉风格。
《女子皮船队》,1999年
《四个舞步脱光女人》,2011年
《博士,皮鞭和教授》,2016年
如果光是有大块的颜色组合,画面难免流于单调。这时,铜版画制作过程中的痕迹和肌理就扮演着新的形式语言的角色。不同的腐蚀方法可能会形成斑点、划痕等不同的"杂质",这些"杂质"充实了画面,替代传统的光影对比,赋予了颜色之内更妙趣横生的变化。对比斯洛卡不同的铜版画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在表现不同的主题时使用的技巧也不一样。在上面的《博士,皮鞭和教授》一图中,周围的青绿色底色上附着了黄色、蓝色和白色的乱线,渲染出一种不安、肆意流动的情绪。中部的砖块上面则有明显的蚀刻时故意为之的黑色线条,表现了粗糙的质感,下跪动作的触觉从而得以传递。
《电视》,2002年
《无》,2015年
在《电视》这幅作品中,人物的轮廓被寥寥勾勒,穿衬衫、系领带的人物脸上,五官似有似无,膝盖处和电视机上方和地板上的黑色团雾应是在转印过程中出现的,我们无法说清这是什么,或许是房间内的污垢,或许意指电视机里传到外界的信息。
而且斯洛卡非常善于利用铜版画的媒材特质表现肉身。在《无》这幅作品中,粉色的人全身赤裸,粗糙而鲜艳的皮肤表面、松弛而下垂的乳腹,映射出某些人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形态。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这类设计是很常见的,暴露的裸体、暖色的肉身,剥离出人的本质面貌。
《双人自行车》,2007年
《加利西亚(位于西班牙北部)和孔莱索卡》,1996年
五官的模糊感几乎贯穿了斯洛卡的所有人物创作,很多时候连性别也无法分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似乎在呐喊,又似乎在沉默,这些复杂的情绪集合起来,构成了一张张冷漠而疯狂的脸。
《夜出的旁观者》,1998年
《偷车贼》,1999年
另外,斯洛卡创作中关于狗的图像也十分引人注目。狗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当被问及原因时,斯洛卡表示那是因为他曾经非常怕狗,对他来说,狗有狰狞、可怖的一面。但是他现在却又开始养狗,所以狗也有顺从、亲近的一面。这种内涵的复杂性赋予了对他画中狗的多重解读空间。
《红汤》,2013年
《我自己的墓碑》,1995年
如前所说,铜版作为中介,赋予了铜板画艺术一种天然的"当代性"。其一,在于艺术家可以不受现实客体的局限,完全放开想象地使用色彩。其二,转印过程中的偶发因素,无法事先控制的印痕和肌理,带有了"现场性"的特征。斯洛卡的铜版画艺术用色大胆,有装饰性却不显得谄媚,批判地影射现实而不致显得像卡通画。他还合理地协调了色彩对比形成的"硬"和扭动的人物形成的"软",显示出"嬉笑怒骂"式的艺术风格。
《邪恶之屋》,1995年
《幸运的男人》,2002年
《星期二犯罪现场》,1994年
波兰著名艺术家、版画家亚采克·斯洛卡工作日程表
· 10月22日-11月2日:彩色铜版创作课(周一、周三、周五上午上课),上课地点为C314教室
· 10月24日-10月28日:亚采克.斯洛卡铜版画作品展,展览地点为B517空间
· 10月24日:展览开幕与酒会,下午三点开始
· 10月30日:斯洛卡先生讲座,主题为"克拉科夫学院版画与克拉科夫国际版画三年展",18:30-20:00,地点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报告厅
欢迎大家参加活动!
(图、文:绘画系)
文章标题:清华美院绘画系举办波兰艺术家亚亚采克·斯洛卡铜版画艺术展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6/news-1634.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