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003 |
---|---|
所 在 地 | 北京 |
院校特性 | 教育部直属 |
院校隶属 | 教育部 |
学历层次 | 本科 |
办学类型 | 大学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
网站地址 | http://www.tsinghua.edu.cn |
咨询电话 | 010-62770334 |
院校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2018年10月8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在线建筑杂志Dezeen网站发表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博士生胡钰铭的家具设计作品《一组关于满足人体微动作的坐具试验装置》。
来自dezeen设计网站截图
网址:https://www.dezeen.com/2018/10/08/yuming-hu-chairs-restless-body-singhua-university-furniture-design
Dezeen杂志创建于2006年11月底,网站成立于2007年并迅速成长成为网上最流行的和最有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杂志网站之一。其致力于把世界各地最好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项目以最快的速度带给读者。Dezeen被列入时代杂志的全球100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力量名单,并被列为设计周刊最受欢迎50个设计关键字之一。
胡钰铭,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导师是于历战副教授,专业方向是"行为与家具",因此在专业研究期间,遵循导师研究大方向的前提下同时提出人体"微动作"的概念。
"微动作"一直作为心理学中重要内容来研究。但目前在与人体关系密切的坐具设计中并未被具体提起和应用。此次课题中对于"微动作"概念界定并非是以动作幅度大小为准则。"微"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人的"坐"是一种单纯行为方式的统称,这里的"微动作"概念是指在坐下之后表现出来的所有动作。
目前已有的坐具设计是在人体工学指导下的设计形式,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但并不能体现具体的"微动作",坐的行为中"微动作"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因此并没有设计通常意义上的坐具,而是通过观察调研发现生活中人的"微动作"(包括躯体、上肢、手和下肢等身体部位表现出的肢体动作),设计出一组人在坐着状态下所产生的"微动作"的试验装置,尝试满足并引导更多的"微动作",为以后的坐具设计提供参考。
《一组关于满足人体微动作的坐具试验装置》
01
这件作品中有一个很大的圈,使用者可以抓住上面的两个小环自由伸展手臂。这种形状的出现来自于观察长期坐着的人身体经常需要一个有意义和有效地伸展动作来缓解疲劳。
一种姿势时间久了需要刻意的"伸懒腰"式舒展一下身体,这是一种身体内部机能外化的表现,这种现象有存在的合理性。
02
人们在坐着的时候,并不只是局限于座椅本身对于身体的承载,手臂经常会将"侵占"座椅以外的空间或物体。
这把椅子有横向向外伸展且可以搭放手臂的结构,以允许使用者占据超过座位本身的空间。
03
人们在伏案工作和起身过程中,呈现上身前倾、脚后撤状态,座椅腿部"曲线"形式会辅助人体更容易完成伏案和起身的行为。
而第三把椅子被设计成向前摇摆,当身体的重心向前倾斜时,摇摆的设计可以辅助使用者更容易站起来。
04
有时先不考虑动作出现的健康、伦理、礼貌等因素,这可能是环境、心理等各种因素导致的,但确是坐着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常态。比如脚尖着地腿不停上下弹动的行为。这个设计可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微动作",设计灵感来自于钢琴下的踏板。
05
绝大部分人在与他人交流、思考、休闲放松等环境中,手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动作,比如手指的互动、双手的互动、与其它物体的互动等,手上的活动现象非常丰富。
这件作品是一侧扶手有银球的装置,它们的作用是可以玩耍,让使用者占据他们的手指,感觉更放松,手部动作的满足会让我们感到自然和安全。
以下设计细节是对于手部"微动作"的满足。
06
"最舒服的坐姿永远是下一个姿势。"人们坐着休息或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往后倚靠之外身体的重心经常出现往左、右、斜后等方向侧靠。为了使这种"不安分"的运动更加舒适,设计了一个柠檬黄色的椅子,带有弯曲靠背,允许用户通过任何角度倚靠椅子并得到休息。
胡钰铭谈到:"我喜欢丰富多彩的颜色,并且这是一组可以与人体互动起来的作品,我想鲜艳和丰富的色彩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椅子的造型、图案和亮丽颜色考虑上同样是这一次设计的特点,这些设计的考虑能跟人类有趣行为形成完美的结合。
胡钰铭尝试着去探索坐具除了满足"坐"这个行为之外的功能和意义,现在的呈现只是阶段性成果,这个探索过程可能很漫长。
胡钰铭的设计作品作为2018北京设计周的一部分,在北京设计展览会上展出。
(图、文:环境艺术设计系)
文章标题:清华美院博士生胡钰铭家具设计作品登上著名在线建筑杂志Dezeen网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6/news-1511.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