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 | 10003 |
---|---|
所 在 地 | 北京 |
院校特性 | 教育部直属 |
院校隶属 | 教育部 |
学历层次 | 本科 |
办学类型 | 大学 |
院校类型 | 艺术 |
开设专业 | 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
网站地址 | http://www.tsinghua.edu.cn |
咨询电话 | 010-62770334 |
院校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2018年9月28日,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汇报展在清华大学美术馆开幕。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相关领导、授课教师以及全体学员参加了开幕式。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全体师生合影
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策划并主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旨在基于"艺术与科学"的理念,通过新型城镇化与新生活方式、设计思维与创新、生态·人文·艺术·科学三个模块的授课和围绕课题开展的调研、探讨与创作实践,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探索新途径。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命题,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战略。清华大学主持实施《新型城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是对这一重大战略的思考、探索及服务,力求为国家城乡发展大计培育更多创新实践。该培训项目历时一年时间经历了专业面授、实地创作、结题汇报三个阶段:专业面授阶段共开设25门定制课程,聘请24名专家教授参与授课,其中既有清华大学名师学者,也有政府相关部门专家领导以及国家建设一线的专家;实地创作阶段是由清华大学成立专家组深入全国各地对创作一线的学员进行指导;结题汇报阶段是学员们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视觉影视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作品展示。
嘉宾发言
▲项目主持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宋立民教授表示国家艺术基金关键词是"国家",整个项目所执行的应该是最高层次的国家标准,项目通过公开面试考察从城乡建设一线的设计师、艺术家、高校教师、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中招募了30名优秀学员,并向来宾逐一介绍了本次培养项目的班级成员。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教授表示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倡导,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授课教师及学员不仅有来自规划设计院,更多是来自非规划与非建筑体系的艺术与设计人才,乡村问题正是需要各领域专业人士进行综合治理与探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教授表示:城市与乡村都充满了丰富的生活与奋斗的经历,本项目与过去不同而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内涵,学员们在短短一年学习与创作时间内不仅丰富了知识也收获了成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研办董素学主任发言,本次结题成果展有创作展示也有项目落地实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各位学员积极进行成果转换并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共同为国家城乡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王旭东主任发言,他首先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的全体师生祝贺,并表示作为同样主持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主持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成功举办,为大家树立了实施项目的新标杆和新高度,清华大学的艺术基金项目也将继续努力,为艺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晞表示应打破专业分工壁垒,共同研究城乡发展这一重大课题,本次培训也正是集合了室内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建筑师以及艺术家等各领域人才一起进行项目探讨与研究。
▲本次培养项目的班长,兰州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王雪浪教授代表学员发言,在培训课程中,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到与培训班同学们融洽交流的学习经历,收获颇丰。本次创作作品从前期调研、作品完成到实际落地整个过程,真正改善了当地藏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当地领导的认可与好评。
▲班级成员北京新领域规划设计院创办人刘域讲到,在项目创作期间受到清华大学的支持与培养,完成了坊口村实验研究项目,非常感谢培训课程的各位教师专家的指导与建议。
展览现场
海报
展览时间
2018年9月28日--10月2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馆1-3号厅
主办单位
国家艺术基金
清华大学
项目主持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宋立民教授
欢迎莅临!
(图、文:院培训中心)
文章标题:乡城·城乡——国家艺术基金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汇报作品展
本文链接:https://www.mei-shu.com/edu/6/news-1449.html
本文栏目:院校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