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时间:2023年4月22日 16:00
开幕式地点:石家庄市美术馆
前言
世间万物,每一个粒子都会在时空中产生场,场会对其他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粒子与粒子之间通过场的作用相互影响彼此的运动,化合为丰富多样的物像形态。事实证明,我们无法根据少数粒子的性质的简单外推,来理解大量且复杂的基本粒子集合体的行为;相反的,在任何不同的复杂性层级下,物质会出现全新的性质。然而,对新层级新性质的理解需要本质上一样的基础研究,因为每个新的层级都需要全新的定律、概念和归纳,并且和其前一个层级一样,研究过程需要大量的灵感和创意。
实际上,这个展览为我们展示出的正是一种个体之异与内核之和的胶着状态。
作为一场师生展,观众们很容易将其归纳为一种学子们局促的生长在师长的大伞之下,因为缺乏阳光直射而显得钙质不足的拘谨与苟合形态,学生想要尽可能的靠近自己的老师,于是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模仿、临摹、逼近之路,从而使得群展失去展示的意义,成为低级层面的复述与集合。
然而《异之和》展完全不同。
师长与学子的身份之“异”,学子彼此间的思路之“异”,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公平的表达为独立的个案。他们在游园的雾中探花,在幻相的瓶中写真,在故乡的山中寻骨,在瞬时的目光中织相,这些或浓墨重彩、或淡墨轻岚、或细腻入微、或粗犷率真的表达,无一不在展示着画者们悉心打理耕耘的独特土壤的异质性,告知世人这些不同的土壤是可以生出异常丰富的奇花异草的。他们的“异”,不应当单单被理解为表象之“异”,正如我在前文说到的,是不同粒子在场域作用下相互影响而发生的影响促成了这“异”,可贵的是,他们不是简单的平行分布串联而成,却是织网一般忽高忽低的交错递进、彼此互辅的,反而使得展览呈现出体系感、聚合感、融会感,也就是“和”。
更为有趣的“和”则是体现在参展各位们对于中国画笔墨写意精神的追逐与打磨。一念之间、一笔之下,速度与精微形成了惊人的统一,那种面对人、山、花、园等等之时腾然升起的脑中意象被细致而严谨的转换为水、墨与色的凝聚态,这样自然释放的处理方式,均表达了他们对传统经典的敬畏之心,也宣告了他们自我构建的自由态度,而后者则又是蕴含在“和”里的“异”。
异之和,就像是哲学家眼中的诡辩和悖论,但对这场展览而言,它正是对其恰如其当的一个诠释。
刘筱
2023年3月
文章标题:异之和——周京新师生中国画作品展于将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