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境——杨振熙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2.09.16-10.09
展览地点
河南省美术馆 2号展厅
开幕式时间
2022年9月16日 上午10:00
展览序言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对艺术的体悟和语言的表达也会随心境相应而变。尽管这种变化掺杂着太多的偶然性,正如齐白石、黄宾虹、赖少其等人的衰年变法那样,都有着不尽相同的偶发因素,但是生命特定阶段遭遇的身体变化和心灵振荡,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体生命意识的深化与拓展,仍是推动他们进行艺术变法的共性因素。如果我们从这个视角,来打量杨振熙先生以水墨画为载体进行的衰年变法,可以由此触发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启迪与思索。
杨振熙的水墨变法之路,不是对既往的推翻和否定,而是对生活和艺术进行“提纯”和简化的实践过程。七十余年的日月交替,经受住人生风雨和身体病痛的侵袭,甚至面对过生死之间的考验,杨振熙的心境可谓极其淡然了。生活中纷繁复杂的诱惑、困惑皆已消弭无形,艺术中的各种观念、技法也已过滤澄清,一心只想着无拘无束的画画,这对他而言是最简单的生活,也是最本质的生活。
庄子在《天道》篇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是最本质的生活方式,也是最有持久力量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对中国画进行提纯与简化的艺术探索中,杨振熙虚化了风格、技艺和物象的显现,聚焦于中国画最基础也是最高级的问题——笔墨。并从笔法、墨法的研究实践中,尝试着从“有法”走向“无法”,凭着内心情感的自由流淌进行最质朴的水墨语言表达。杨振熙对单纯质朴的崇尚,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之中,也体现在对艺术作品归宿的处理,他选择将自己最认可的作品成体系地捐赠给河南省美术馆,彰显了无私奉献的质朴情怀。我们将对杨振熙捐赠的这批水墨作品进行研究和推广,定于今年九月策划举办专题展览并将作品结集出版,向他的捐赠义举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近些年来,河南省美术馆以梳理近现代河南美术史为主线,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逐步延伸到新中国时期直至当下,对工作生活在河南的美术家和活跃在外地的河南籍美术家进行研究和推介,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展览。此次呈现给公众的杨振熙中国画作品展,是我们对河南本土美术家个案研究系列展览的延续,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推动对中国画本体语言的探索和讨论,以及对河南美术历史厚度和时代纵深的延展。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 于会见
杨振熙艺术简历
杨振熙
1945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孟津
196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设计协会会员,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名誉主任,河南省书画院特聘高级画师。
出版有《杨振熙山水画集》《中国画学谱•牛》《远山有寄——杨振熙水墨作品集》等。
文章标题:展览预告 | “象外之境——杨振熙中国画作品展”将于9月16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banquan#mei-shu.com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