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展览预告 | 有限无间——陈萌萌作品展

展览资讯 来源:深圳美术馆 2022-08-15 17:22
我们邀请到了青年书法家陈萌萌,策划了“有限无间——陈萌萌作品展”,旨在呈现当代青年书法家创作风貌、理念和成果。陈萌萌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师从着名学者张晓凌先生与书法家胡抗美先生,现在任职于中国艺...

有限无间——陈萌萌作品展

深圳美术馆1+N项目第13期

展览:有限无间——陈萌萌作品展

Exhibition:DELIBREATE PRACTICE·CHENMENGMENG'S CALLIGRAPHY EXHIBITON

主办Organizer

深圳美术馆

Shenzhen Art Museum

展期Duration

2022年8月17日至8月28日

August17th - August28th, 2022

学术主持Academic Chair

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Chen Ming(Deputy director of the Theoretical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of China)

策展人Curator

游江You Jiang

策展助理Exhibition Assistant

邓丽君Deng Lijun

张 腾Zhang Teng

设计Designer

邓正杰 Deng Zhengjie

地点Venue

深圳美术馆

Shenzhen Art Museum

前言

深圳美术馆“1+N项目在深圳美术馆“关注当代、关注本土”的学术方向下,围绕“媒介即艺术”的理念出发,侧重展现当代艺术家在多元审美观下利用多种媒介所进行的多元的创造,通过主题展和系列活动展现当代艺术家的求新求变的艺术态度和成果。该项目自2016年开始已经成功地策划了12个案研究展,组织了50余场艺术活动。一方面,挖掘和呈现了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从传统到当代,梳理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现状。该项目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以及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的踊跃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是深圳美术馆近年来一直持续策划和组织的艺术项目。

在13期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了青年书法家陈萌萌,策划了“有限无间——陈萌萌作品展”,旨在呈现当代青年书法家创作风貌、理念和成果。陈萌萌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师从着名学者张晓凌先生与书法家胡抗美先生,现在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近些年耽于翰墨,孜孜不倦,不仅陆续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还出版个人作品集,作品亦先后被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菲律宾外长等机构和个人收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书法的道路上她孜孜以求、返璞归真,经过多年基于传统的研习,不仅笔法纯熟老道,还推陈出新,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在具体的创作中,她从内容、形式和观念等多个方面探索传统书法的当代转换,并结合当代视觉经验和理念,探索新的书写题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书体,形成了拙中见巧,柔中带刚,古朴含蓄的个人风格。与此同时,她还在工作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书法的传播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就书法的创作而言,无论笔墨还是空间,中国的书法传统涵盖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不深入学习传统书理和长期的实践体验,可能就会由于断章取义而形成某种认知的偏差,从而使得书法的创作停留在基础层面的摹写上。因此,当下对于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有待我们去不断地梳理和研究,从而探索出当代书法的独特风格,推动当代书法的创作和发展。我们希望通过系列传统书画展览及活动策划,在搭建起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展开一系列对传统、对艺术、对创造的深度认知与体验。

深圳美术馆

2022年8月

艺术家简介

陈萌萌

陈萌萌,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师从张晓凌先生、胡抗美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三级美术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履职期间被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作为文化外交官借调至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文化处工作数年。近年陆续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有:“黄河文化主题书法篆刻展览”,“纪念苏轼逝世920周年——赤壁文化主题书法作品展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大展”,“2021中韩书法交流展”,“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等,出版个人作品集,作品被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菲律宾外长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清雅》50cm x50cm

《清雅》50cm x50cm

《白日黄河联》138cmx35cmx2

《白日黄河联》138cmx35cmx2

《见微知萌》33cmx33cm

《见微知萌》33cmx33cm

欧阳询《传授诀》25cm x61cm

欧阳询《传授诀》25cm x61cm

学术主持语

文心墨象 妍秀淹雅——陈萌萌书法创作浅识

文 / 陈明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无论是风格形态还是书写方式,当代书法创作已经极为多元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自八五思潮时期开始探索的各类书风到今天也都逐渐形成较为丰富而庞杂的面貌,因而对书法创作者来说,如何选择似乎成了一个难题。从文脉赓续的角度来说,传统书法是不可逾越的规范,这些规范散见于各朝各代书论中,比如明丰坊《书诀》就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然而,类似于这样的用笔规范在当代书写中不再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这造成了当代书写的方式更加自由,也更具当代性特征,同时也带来一个命题:如何面对传统?

在当代年轻一辈的书家中,陈萌萌无疑是后起之秀。她原本是一位优秀的美术史论研究者,但在读完美术史论研究生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之后,她又回炉重修书法专业的研究生,获得书法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意外。尽管她的从美术史论研究转入书法创作令我略有遗憾之感,但还是坚信她所积淀的史论修养,会为其书法创作提供雄厚的学养基础。实际上,在书法史上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是学养深厚的大儒。因此,陈萌萌在书法上的探索,未来可期。

总体而言,陈萌萌书法走的是现代书法的路径,但她深入汲取了明人以来的传统文人书风,因此并不似当下所流行的幼稚体或“丑书”,而是更体现出文人气。如果用风格来界定的话,可以称之为“气体充和,标格雅秀”。无论是行草还是榜书,陈萌萌的用笔都在传统规范中游走,看似要突破规矩,实在边缘处停下来,再回收到传统中,或婉畅纤妍,或鲜丰茂秀。在笔法上,她重视中锋用笔,同时力求寻求“偶然性”的意趣,如《菁菁者莪》《秦观· 好事近》《素心若雪》等作品,偃仰顿拙,姿态雅妍。在章法上,陈萌萌吸收了印章的特点: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如《乐天》《曲乐》《生如夏花》《黄河九上天》等等。同时在空间布局上,又有设计性的特点。这源自于她对于绘画长期研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因为只有在传统绘画上浸淫已久的书者才能得心应手地将这样的章法纯熟地运用到创作中。

陈萌萌的书法创作还有一个特点是质朴温和。苏东坡诗论书法云“天真烂漫是吾师”。作为一个有学养的年轻书家,她在书法创作保持着天真烂漫的气质,实为可贵。尽管进入书法创作的时间并不算长,但陈萌萌能够将所识、所学,所思、所想贯穿到书法研究中,使其创作充盈着淹雅的文人之气和质朴风格,若假以时日,她的书法创作必定有令人瞩目的成果。

祝愿她的书法创作更上一层楼。

策展人语

迹与心合——有感于陈萌萌的书法艺术

文 / 游江

(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中国批评家学会学术委员)

书法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有着其自身的的精神和发展规律,可谓博大精深。从传统书法、现代书法到当代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在历代书家的探索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创作倾向,亦随着时代观念与审美诉求发生着转变。虽然书法深厚的传统和媒介的特殊性使得这一门艺术在古今之间一直呈现出继承中拓展、取借中创新的发展之路,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老一辈书法家倡导回归传统的同时,在外来文化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艺术家进行“现代书法”的实践。时至今日,很多书法家仍然继续在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以及艺术风格上进行当代探索。总的来看,今天的书法家取法古代书体越来越多元了,他们在多元的审美观下进行继承创新,在内容、形式、观念等多个方面都进行着拓展,创作出了有别于中国传统书法的新风格与新样式。

在当代书法的探索中,很多书家传统功力深厚,但是在志趣和理念上却存在着差异。我们看到一部分艺术家坚持向书法传统的回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深化对于传统艺术的探究,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艺术家在日本书法“物象论”和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从多个方面进行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可以说,当代书家的一系列探索反映出了当代书法发展的阶段性、丰富性与复杂性。作为其中的实践者之一,陈萌萌本科阶段接受过系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学习,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又专攻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所以她的创作往往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带着批判的意识进行传统书法的当代转换。

纵观近些年她的书法创作具有以下几点的感受:首先,她坚守书法的传统,而不是在书技纯熟之后走上炫技的道路,在本体语言上,她取法篆隶碑版,取形于北魏兼或民间书法元素,行笔时以中段为中心,以涩行方式进行点、线、面的组织与构成,朴拙中透露着灵气,杂乱中自成章法,在形式语言上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个人的风格,这一点就使得她区别于很多同代的书法家,并凸显出个人探索的价值和意义,就像德国古典主义文学作家歌德在讨论艺术时曾说:“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秘密。”;其次,她的书法作品在媒介和内容上具有时代的印记,体现出当代人的情感和对于现实的思考。比如她尝试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在内容上亦将当代文化融入到书写的内容之中,让内容、形式和媒材之间发生融合,将时间、事件和生存体验相结合,从而推陈创新,拓展传统书法创作的边界;第三,在创作上她在抒发个人情愫和感悟的同时,还通过书写表达在创作过程中的瞬间感动,这使得她的作品在拥有某种过程性之外,还具有妙手偶得之的创作特点。

艺术生态是一个自足的发展过程,今天,我们立足中国书法本体中的哲学精神和美学精神,在尊重传统的多面性同时,也直面当代书法家创作的多向性,从架上到架下,从二维的叙事到空间的呈现,当代书法家早已经不满足于纸面的形式美感和视觉愉悦以及情感的宣泄,而是通过书法回到文化的传承和当代建构之中。陈萌萌深谙传统和创新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传统资源的当代转换更需要对古典的美学特征、美学精神进行深度的理解、注释,而非简单的形式挪用和组合,所以她站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当代书法创作中的问题,让创作不是对传统的继承或者反叛的对象,而是有取舍的进行传承,让自己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成为当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并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让个体和观赏者从中受到身心的慰藉、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