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奥 ·阿 ·吉普林斯基 O·A· Kiprensky 高清作品欣赏

美术综合 作者:奥 ·阿 ·吉普林斯基 O·A· Kiprensky 2018-10-04 07:04
奥 ·阿 ·吉普林斯基 O·A· Kiprensky 高清作品欣赏,世界名画,美术网 Mei-shu.com

奥列斯特·阿达莫维奇·吉普林斯基 Orest Adamovich Kiprenskii ( 1782年10月17日出生,1836年10月5日逝世),是俄国19世纪上半期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他出身于农奴,毕业于俄罗斯彼得堡美术学院。由于1812年的卫国战争爆发,使他未能如期赴意大利留学。从他早期的肖像画中已可看出他豪放的笔触和熟练的油画技法。他所画的肖像都力图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并揭示出人物个性及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浪漫情调。他注重光和色彩的处理,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对象处于兴奋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中。他所作肖像构图不重复,人物头部的动态、眼神的方向、姿式和情绪都因人而异。甚至穿戴服饰、色彩质地花纹变化都很讲究。1816年画家34岁时去意大利留学,他在罗马一度倾心于古典主义,追求柔和的轮廓线和富有表现力的外形。因此,他后期的绘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辉,但仍不失为俄罗斯伟大的肖像画家。

看俄罗斯古典绘画。古典肖像画家突出者莫过于吉普林斯基了。奥列斯特·吉普林斯基的《画家什瓦利别父亲的肖像》。作品简单,朴素。黑色的背景及色衣裳,突显出画中人物炯炯有神的双眼。吉普林斯基采用伦勃朗所特有的不安,悲剧式的人物造型,使观画者不知不觉地陷入画中人物的情绪及意志状态。早在吉普林斯基第一次前往意大利之前,已经创作出这幅略带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1816),然而在前往意大利之后,画家才真正地接触了浪漫主义。

奥列斯特·吉普林斯基的《骑兵军官达维多夫肖像》(1809),成了俄罗斯早期浪漫主义的象征。结合了幻想,骄傲,自然及戏剧性的达维多夫造型,其人生观与风度,成为拿破仑对外入侵时期,俄罗斯社会上广为流行的人物形象。1812—1815年间,吉普林斯基完成了一组拿破仑战役参战者之肖像画。这是一组以意大利铅笔绘制而成的素描作品,每一件作品的制作时间非常快速,甚至在数小时内便能完成。画中人物身着军装,悬挂着勋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画家对人物表情,眼神,心情及心里状态的细腻描写。人类的内心世界成为吉普林斯基及当代画家所关注及最主要的体现方向。

意大利及法国返俄之后,吉普林斯基完成了《凯萨琳·奥都莉娜肖像》(1822及1823年间)。它为俄罗斯十九世纪上半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从中呈现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构图严谨、完整。人物形象细腻精致。头饰和披风的质量感和服饰纹样的周密都与他在国内早期画的肖像有别。经常与同时期的法国浪漫主义大师恩格尔的画风作比较。的确,吉普林斯基与恩格尔同样偏好轮廊勾边的绘画手法,只有俄国画家笔下的人物个性及心理状态显得比较柔和,抒情。

《可怜的丽莎》

叙述了农村少女丽莎与贵族少爷艾拉斯特相爱的故事, 这是贵族子弟和社会底层姑娘的一曲恋爱悲剧。农家姑娘丽莎的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母亲终日以泪洗面,丽莎不得不独自挑起支撑家庭的担子。在莫斯科卖花时,她碰到了年轻漂亮的贵族子弟厄拉斯特。他们一见钟情。在炽烈的爱情中,丽莎向厄拉斯特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在得到丽莎最宝贵的贞操以后,厄拉斯特厌倦了。后来,他在赌博中输光了他所有的领地,只得入赘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富孀家里去。丽莎被遗弃了,在羞辱与绝望中投塘自尽。丽莎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也悲痛而死。艾拉斯特得知丽莎的死汛,无法宽慰自己,觉得自己是造成她死亡的罪人。文章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吉普林斯基的肖像绘画“可怜的丽莎”(1827),只是为卡拉姆津同名小说作的插图。表达了 “啊,丽莎,丽莎!你那里发生了什幺?以前你同小鸟一起醒来,清晨你同它们一起快乐,纯洁的、愉快的灵魂在你眼中闪烁,犹如太阳象天然的露珠一样闪烁;但现在你沉默不语,大自然所有的快乐都与你的心灵无缘” 的意境。吉普林斯基把一位俄罗斯农村少女描绘得如此生动,令人叹为观之。

《近卫军骠骑兵上校叶·弗·达维多夫肖像》

1809年 布面油彩162×116cm 俄罗斯彼得格勒俄罗斯博物馆

19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开始让位于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又遇到现实主义学派日益强劲的冲击。俄罗斯的浪漫主义美术:绘画中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吉普林斯基,他的优秀作品《近卫军骠骑兵上校叶·弗·达维多夫肖像》(1809)使他获得院士称号。达维多夫是画家的同代人,也是1812年卫国战争参加者的杰出代表。吉普连斯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近卫军骠骑兵上校叶·弗·达维多夫肖像》。

1812年战役中,俄国将骠骑兵的作用发挥到极至,他们带领数量庞大的哥萨克不间断袭击大军团的侧翼和补给线,同时还动员农民起来参加游击战。骠骑兵军官达维多夫即是这方面最着名的人物之一,他曾经指挥过Ahtyrka骠骑兵团的一部分:他自己一身农民衣着,蓄大胡子,胸前不戴任何勋章,脖子上挂圣尼古拉的小圣像,以此赢得农民的信任和合作,达维多夫日后成为1812年卫国战争中的英雄。

达维多夫是有名的诗人、骑兵军官,也是后来1812年人民游击队的组织者和领导人。画中的英雄人物,穿着色彩鲜艳的骑兵军服,一头美丽卷曲的头发,外表光彩照人。他站在栅栏前,身后是电闪雷鸣的天空,孕育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而达维多夫神情镇静、自信,这似乎是1812年革命运动的预兆和暗示。

《小园丁》

1816年吉普林斯基有机会去意大利留学,在罗马时创作了这幅《小园丁》。这是一位意大利小园丁,他手执弯刀趴在石头上歇息,睁大一双眼睛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这是一幅有生活动态的肖像画,类似一位风俗画中人物形象的特写镜头。造型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画中人物有着柔和的轮廓线和富有表现力的造型。

《普希金像》

《普希金像》是吉普林斯基自意大利留学归来后于1827年所作的最着名的肖像画。画中的普希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镶嵌在睿智的面孔上,深沉而锐利,紧闭的双唇隐含着将要发出的诗句,交叉在胸前的有力的双手和独特的面容,在蓬乱的短发、胡须及深重的大衣衬托下显得格外鲜明突出。它表现了这位人类的天才自由独立的精神。诗人单纯的背景处隐现着一尊手持五弦琴的雕像,更增加了肖像的艺术氛围。吉普林斯基的绘画与普希金的诗有着共同之处。追求自由的灵魂把这两位艺术家结合在一起。

《奥都莉娜像》

1822 - 1823 年 题材: 肖像 规格: 81x64.3cm 质地: 布面油画 收藏地: 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

吉普林斯基在意大利的最后一年创作了这幅肖像,从中呈现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构图严谨、完整。人物形象细腻精致。头饰和披风的质量感和服饰纹样的周密都与他在国内早期画的肖像有别。

其他作品:

《吉普林斯基:自画像》